OFweeek工控网讯:建设生产强国,是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是供给外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内容。随着发达国家争相实施挽回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离,也有部分跨国企业将目光改向工资便宜的东南亚地区。
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相当严重,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我国亟需寻找一条制造业转型之路。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德国总统高克时回应,要前进中国生产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接入。我国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参予全球化的方式与产业发展战略必须如何展开调整? 这必须做到制造业领先国家的战略,如德国工业4.0的本质所在,并融合中国产业特征,走进一条中国生产升级之路。 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三个恒定 综观德国工业4.0战略及工业领先国家的制造业战略,有三个恒定的显著的共性,一是发展产业竞争优势,一是保持低工资低收入,一是提高投资报酬的特征,这三方面要求着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第一、不管是去生产化还是再行生产化,其关键本质在于侧重产业的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扩展,引起全球价值建构体系的统合重构及产业链的跨国延伸。
正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美、欧、日经历了长年的去生产化进程,将大部分生产环节移往到新兴市场国家,而仅保有设计、研发、核心元器件生产等具备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与此同时,部分不具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欧洲国家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较慢下跌、新兴市场竞争压力等原因也使其制造业不得不向国外移往。
相比之下,德国将更加多的制造业环节保有在了本国国内,并顺利将其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带入全球产业链。德国不仅有西门子、大众、宝马等制造业企业名列全球500强劲,同时也有多达1200家为大企业获取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或为批量生产新的商品所必须的简单加工服务的中小企业沦为全球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从德国2015年至今贸易出口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来看,两年来德国的贸易出口额每月维持平均值3%左右的稳步增长。
同时,虽然总出口额仍然在快速增长,但是在产业链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项目上,2016年1月份以来呈现出显著的负增长趋势,如原材料进口额从16月份的增长率分别是:-13.4%、-14.9%、-26.8%、-31.3%、-38.2%、-31%,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的月平均值增长率为25%。由此可见,德国制造业在本国生产的比例正在减少。 比起美国等致力于技术研发的特点,德国更为侧重创意成果的转化成,把创意成果实施到优良的制造业上,找寻其中潜在的经济价值。
二战完结后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作为欧洲主要的制造业强国,大量生产各类工业制成品。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制造业面对着新的挑战,因为在这世纪末,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显著,而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德国制造业与之比起,并不具备性能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于是德国根据自己在技术方面领先的优势调整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制订产业政策稳固研发能力,以求在轻巧资本品的生产上超过世界领先水平,如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机和电气产品等产业,与此同时,退出了一些自己缺少竞争优势的生产产业,如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可以看出来,为适应环境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德国制造业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结构仍然在再次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维持了它的竞争优势。
第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德国工业4.0的关键目标之一是以产业升级之后保持低工资低收入经济。德国实行工业4.0计划具备深刻印象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在国际方面,以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和务联网 (Internet of Service) 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很快发展,加快向制造业领域渗入,欧盟、美国、印度和中国都正在集中力量布局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美国大力实行先进设备制造业伙伴计划和亚洲新兴经济体较慢茁壮,对德国产业竞争优势造成了较小威胁。在国内方面,德国提高产品质量的渐进性创意模式增进了持续的产业研发投放,推展了生产技术精益求精,对简单工业流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升,奠下了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德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和企业管理方面,德国累积了非常丰富经验。
生产技术和ICT技术的优势包含了实行工业4.0计划的产业基础。德国实行工业4.0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生产技术和ICT技术的融合,保持和提高德国既有的产业竞争优势,解决低工资低收入对德国竞争力的有利影响,保证德国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www.xihui5.com
19541403683